據(jù)中國老年學會調查,在百歲老人的長壽原因中,遺傳基因占15%、社會因素占10%、醫(yī)療條件改善占8%、氣候條件占7%,其余60%則取決于老人自己。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秘訣就是心態(tài)。
“對現(xiàn)代人來說,惱是想出來的,氣是比出來的,急是造出來的,病是吃出來的。”中國首席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告訴記者,他認識一位94歲的老人,鶴發(fā)童顏,步履矯健,看上去就像60歲出頭。問他長壽秘訣,吃什么補品,做什么運動,他笑了笑說:“我只有兩句話,叫做‘有說有笑,沒心沒肺’。”“沒心沒肺”指的是心胸開闊,小事糊涂。“有說有笑”指的是樂觀開朗,有事不憋在心里。西方有一句諺語,叫“不煩惱,不生氣,不用血壓計”?梢,小心眼、愛生氣是長壽的一大心理障礙。所以說,做人要糊涂一點,瀟灑一點,心胸寬一點。
愛嘮叨的人長壽
北京曾對1000多名“抗癌明星”進行調查,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能活下來的原因就是心態(tài)好,一旦精神崩潰,那就全完了。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對9萬名女性進行了8年跟蹤調查,發(fā)現(xiàn)性格樂觀的人死亡率低14%,罹患心臟病的幾率低9%。挪威對2015名癌癥患者的調查也發(fā)現(xiàn),那些極具幽默感的人的生存率,要比那些幽默感極度貧乏的人高出70%。
“保持一個陽光的心態(tài),遠勝過任何好醫(yī)生。它不但有益大腦皮層和神經的協(xié)調,還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,延緩衰老。”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(yī)院心血管十二病區(qū)主任周玉杰教授表示,研究表明,開朗的人免疫力往往比敏感者強。平日里各種不良情緒都會使你的身體發(fā)生變化。比如,生氣時會出現(xiàn)脈搏、心跳、呼吸加快等癥狀;憂傷時會使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減少,食欲減退;恐懼、說謊會使中樞神經緊張,隨時導致血壓升高。
這是因為,人不高興和開心時分泌的物質不同———不高興時分泌的是腎上腺素,這是一種應激激素,會導致血管收縮,血壓升高,長期過量分泌,會導致高血壓、心臟病等;而開心時分泌的是內啡肽,它能使人心情愉悅。
不管誰家有個愛嘮叨的人,都會讓人叫苦不迭。但在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研究員楊金生眼里,這也是一種長壽秘訣。他認為,嘮叨能調動記憶功能和語言表達功能,還能鍛煉腦細胞。經常說話的人,能使口腔肌肉和咽喉得到鍛煉,有利于保持耳咽管的通暢,使耳朵內外的壓力保持平衡,對于耳鳴、耳聾有保健作用,說話時帶動眼肌和三叉神經運動,還可防止老花眼、老年性白內障和視力減退。
開個“心療”處方
“藥療不如食療,食療不如心療”。從一定程度上講,再好的藥品不如合理膳食,再好的膳食也不如擁有好心態(tài)。對此,幾位專家為大家開了一副“心療”處方。
笑是營養(yǎng)素。研究證實,笑能降血壓;笑1分鐘可以起到劃船10分鐘的效果;笑還能釋放壓力,減輕沮喪感;笑可以刺激人體分泌多巴胺,使人產生欣快感。中老年人應多與有幽默感的人接觸,多看喜劇、漫畫,多聽相聲。
“話療”是特效藥。美國白宮的保健醫(yī)生曾給布什開過一個健康秘方:話療,每星期至少與家人交流15個小時以上;夫妻之間每天至少交流兩個小時,包括共進晚餐或是午餐。
朋友是“不老丹”。老人長期獨處會造成巨大的社會心理壓力,甚至有可能引起內分泌紊亂和免疫功能下降。澳大利亞研究人員發(fā)現(xiàn),朋友圈廣的人平均延壽7 年。所以,即使是離退休的老年人,也不要總憋在家里,要努力擴大生活圈子,多和老朋友聚聚,并試著主動向素未謀面的鄰居問好。
寬容是調節(jié)閥。人在社會交往中,吃虧、被誤解、受委屈的事總不可避免。面對這些,最明智的選擇是學會寬容。一個不會寬容,只知苛求別人的人,很容易導致神經興奮、血管收縮、血壓升高,使心理、生理進入惡性循環(huán)。而學會寬容就等于給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調節(jié)閥。
淡泊是免疫劑。做到小事糊涂,大事清楚。整天計較一些雞毛蒜皮的事,心會很累。遇事不妨瀟灑、大度一點,保持愉悅的心情和內心滿足感,有利于延年益壽。
大家身邊有打呼嚕的人嗎?打呼嚕有時候不僅影響他人睡眠,對自身健康也是有
你是一個愛笑的人嗎?笑容的背后其實隱藏著很多好處和隱藏力量,本片文章為
冬季睡覺腳冷可能是足部微循環(huán)不好,血流不足,使足部表面溫度偏低。再加上
近日,中國中醫(yī)科學院針灸醫(yī)院副主任醫(yī)師董峰做客新華網健康大講堂,提出了
上臺發(fā)言緊張怎么辦?很多人會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無論是在面試,演講,或者是在一些
在職場生涯中,我們需要耳聽六路,耳聽八方,需要我們懂得最基本的上班禮儀
家長性格對子女有何影響?家長在生活當中對孩子的態(tài)度,和教育的方式都直接
之所以現(xiàn)在在社會上一些年輕人畏畏縮縮不敢去做一些應該做的事情,就是因為
現(xiàn)如今對于一些即將開始大學校園生活的新人來說,總會存在一些不同的心理問
對于很多家長來說,在孩子的教育撫養(yǎng)問題上最在意的就是,當孩子進入青春期
青春期是一個美好的時期,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,在這短時間內我們會留下很
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,不可代替專業(yè)醫(yī)師診斷、不可代替醫(yī)師處方,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17 m.inbucx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