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1捏法:用雙手拇、食二指將皮膚提捏起來,所提皮膚的多少要適當,提捏過多不易推進,提捏過少易于滑脫。推法:以食指為主,將提捏起來的皮膚向前推動。具體作法是,將食指二、三節(jié)緊貼皮膚,與拇指協(xié)調(diào),均勻地向前推進,邊捏拿邊推進,推進速度應(yīng)適當,過快則容易滑脫,過慢則不易推進。
捏脊療法是推拿療法的一種,主要用于兒科,古時常用于治療小兒“疳積”等脾胃疾病,故又稱“捏積”。捏脊治病,是根據(jù)病情采用不同手法,刺激身體某些經(jīng)脈和腧穴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該法十分符合兒童特點,不會給患兒帶來什么痛苦,能防病治病,因而深受群眾的歡迎。
捏脊的部位
捏脊的部位主要在背部脊柱及兩旁,脊柱在背部的正中,是經(jīng)絡(luò)中的督脈所在,脊柱的兩側(cè)是足太陽膀胱經(jīng)循行的路線,經(jīng)絡(luò)穴位有風府、大椎、腰俞、至陽、命門、腰陽關(guān)、八、背俞穴等。通過捏脊刺激這些穴位,可以起到通經(jīng)活絡(luò),調(diào)和氣血,平衡陰陽及調(diào)整臟腑的治療作用。
常用手法
捏脊療法常用手法為捏、拿、推、捻、提、放、按、揉八種,臨床上,這八種手法綜合運用,完成整個捏脊操作過程。
1.捏法:用雙手拇、食二指將皮膚提捏起來,所提皮膚的多少要適當,提捏過多不易推進,提捏過少易于滑脫。
2.拿法:是捏法的進一步動作,拇指用力下壓,食指用力上抵,拿法同捏法是相互配合,相輔相成的。
3.推法:以食指為主,將提捏起來的皮膚向前推動。具體作法是,將食指二、三節(jié)緊貼皮膚,與拇指協(xié)調(diào),均勻地向前推進,邊捏拿邊推進,推進速度應(yīng)適當,過快則容易滑脫,過慢則不易推進。
4.捻法:拇、食指相對用力,食指向前上用力,拇指向后下拿捏,使皮膚從內(nèi)前向外后捻動,尤如捻線一般,使捏脊動作向前進。
5.提法,用拇、食指緊捏皮膚向外拉提的動作。具體操作時,每捏3至5下提拉一次,提拉時往往就在“俞穴”部位。
6.放法:在捏、拿、提、捻動作中,都有松放的動作。一放一捏,一放一進,使捏脊手法呈波浪形推進。
7.按法:用拇指羅紋面對準穴位,適當?shù)匕磯骸?/P>
8.揉法:拇指頂峰按壓俞穴之后,轉(zhuǎn)用拇指腹在俞穴皮膚上輕揉!叭唷、“按”結(jié)合持續(xù)8至10秒鐘,然后起手。
操作方法
嬰兒俯臥母親大腿前側(cè),頭部稍高于骶尾部,母親以左手托住嬰兒右腋部,右手托住臀部,使嬰兒下肢自然下垂,背部、腰部、骶尾部充分暴露。天氣寒冷時,要注意室內(nèi)保暖。
醫(yī)者站立或坐位于患者左側(cè)或右側(cè),用雙手掌上下推、擦,以皮膚溫熱、肌肉放松為度。然后,用手呈半握拳狀,兩手食指中節(jié)背緊抵脊旁。用雙手拇指、食指從患者尾骶部(長強穴,位于尾骨端下)開始,將皮膚輕輕捏起,兩手交替進行,隨推隨捏,隨捏隨進,一直捏到大椎(位于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)為止。從腰骶部開始,向上每1椎體,就用雙手的腕力提捏1次。
[[編輯推薦:中醫(yī)分期治療小兒哮喘]]
[[編輯推薦:夏天孩子上火怎么辦?]]
[[編輯推薦:小兒腹瀉的中醫(yī)治療]]
蜂蜜以稠如凝脂、味甜純正、清潔無雜質(zhì)、不發(fā)酵者為佳。蜂蜜的作用也非常多
食補在我國的養(yǎng)生之術(shù)當中占了很大一有些,冬氣候溫驟降,霧霾氣候頻繁,立
龍鳳胎寶寶相較于雙胞胎寶寶來說更受父母的喜愛,畢竟這樣人生就圓滿了,那
中醫(yī)有很多保健養(yǎng)生的方法,比喻藥浴就是一個很好的保健方法,藥浴保健越來
三伏天如何祛濕?對付暑濕,可以按足三里穴,有助于運化水濕;蚍棉较阏
看眼睛實際上是看眼白的顏色,俗話說“人老珠黃”,其實指的就是眼白的顏色
有不少朋友認為可以通過手掌來看相,事實上,手掌確實隱藏了不少人體的秘密
【導讀】高血壓吃什么中藥好 五個中醫(yī)藥膳治療高血壓。高血壓是非常常見的
痛風是非常痛苦的疾病,而且難以治療,那么針灸能治療痛風嗎?針灸如何治痛
艾灸是中醫(yī)常用的治療手段,艾灸的穴位也是很關(guān)鍵的,那么艾灸三陰交穴的作
對于人們來說,買東西最怕的就是買到假的,而如今市場上,中藥的品種魚龍混
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,不可代替專業(yè)醫(yī)師診斷、不可代替醫(yī)師處方,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(guān)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17 m.inbucx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