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期間,文博游依舊顯現(xiàn)強勁活力,一些熱門博物館一票難求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一些專門類主題小眾博物館異軍突起,以獨具一格的展覽、生動有趣的參觀體驗、較為舒適的參觀環(huán)境,滿足了消費者的文旅需求,成為游客出行的絕佳選擇。
咖啡博物館、世界風箏博物館、駱駝祥子博物館……小眾博物館主打小而精,各有各的精彩。小眾博物館的走紅,是城市公共文化事業(yè)取得長足進步、博物館事業(yè)多元化發(fā)展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
小眾的內容何以吸引大眾的目光?首先,小眾博物館的展覽視角新穎,避免了“千館一面”。相比知名博物館的莊嚴厚重,小眾博物館往往主題獨特、視角別致,更能滿足人們的好奇心。例如,位于山東淄博的中國課本博物館以1862年至今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小學課本為主要藏品,不僅填補了中國教科書歷史館藏的空白,也為教科書史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。
其次,“博物館+”的運營模式,讓游客的體驗更多元。除了開設文創(chuàng)館、咖啡廳等常規(guī)舉措,不少小眾博物館引入劇本游、解謎游戲、沉浸式表演等新玩法,讓游客告別“打卡式”逛博物館。比如,濟南膠濟鐵路博物館推出解謎游戲《膠濟檔案:消失的寶藏》,利用館體建筑特征作為解謎密碼,使觀眾在環(huán)環(huán)相扣的推理中獲得知識、流連忘返。
此外,在熱門博物館人擠人的暑期,小眾博物館的參觀體驗更好。對青睞“反向旅游”的游客來說,與其在人潮中走馬觀花,不如遠離無休止的排隊,細細了解每一件展品。即使不是價值連城的奇珍異寶,也能讓人深入了解某一專業(yè)領域的知識,別有一番收獲。
小眾博物館打破了“年輕”與“古老”的傳播壁壘,增強了對游客的吸引力。期待更多小眾博物館充分挖掘內涵、更新表達方式,找到文旅融合的“流量密碼”;期待逛博物館成為更多人的旅游和社交新方式,讓游客在觸摸歷史文化中獲得精神滋養(yǎng)。
。ㄕ幾浴豆と巳請蟆,原題為《樂見年輕人與小眾博物館雙向奔赴》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4年08月13日 05 版)
近日,依托新華網建設的健康中國促進工作委員會正式成立。新華網健康中國促
6月1日至4日,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論壇第二屆大會在青島舉行。據(jù)了解,為
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,不可代替專業(yè)醫(yī)師診斷、不可代替醫(yī)師處方,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17 m.inbucx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-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