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暑后如何急救?中暑最關鍵的是預防,那么預防中暑有什么注意的事項呢?看中醫(yī)內科專家提示,如何防治中暑。
這兩天南京天氣炎熱,醫(yī)療機構已開始接診中暑患者。專家提醒說,進入夏至后,也就意味著盛夏到來,市民最好了解一些簡單對付中暑的辦法,防患未然。
中大醫(yī)院中醫(yī)內科王長松副主任醫(yī)師指出,最近每天該科都能接到三四例中暑患者,多數為輕癥中暑;颊唧w溫往往升高到38.5攝氏度左右,并出現面色潮紅、大量出汗、皮膚灼熱等表現,有的患者則出現四肢濕冷、面色蒼白、血壓下降、脈搏增快等癥狀。
一般來講中暑都會有先兆表現,為頭痛、頭暈,出汗多,口干渴,四肢酸困無力,注意力不集中,體溫略有升高等。專家指出,當出現中暑先兆時,要趕快離開高溫環(huán)境,選擇陰涼通風處休息,喝一些含有鹽分的清涼飲料;在額部等涂抹清涼油、風油精,或服用人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氣水等中藥,有預防作用。
“如果發(fā)現中暑較重甚至昏厥的人,要立即掐按人中穴,幫助他蘇醒,然后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,并及時撥打120。如果離醫(yī)院較遠,在等待轉運期間,可以用濕毛巾涼敷患者頭部,或用濕床單、濕衣服等包裹病人并給病人吹強力風扇,幫助蒸發(fā)散熱!蓖蹰L松說。
預防中暑關鍵要做好防護。專家建議,夏季出門時,要帶好防曬用具,并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。要隨身攜帶一些防暑降溫藥品,如藿香正氣水、人丹、風油精等,以備急用。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、麻、絲類,不穿化纖類服裝,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,引起中暑。
此外,老年人、孕婦和有心血管等慢性病的人,高溫季節(jié)要盡可能減少外出,要及時補充水分,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,并多吃蔬菜、水果。另外,夏天日長夜短,氣溫高,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消耗大,容易疲勞,而充足的睡眠是預防中暑的重要措施,因此夜間盡量不要熬夜到23點后!
[[編輯推薦:氣象專家提示:如何防中暑]]
大家應該有所聽說在12日晚上11點30分左右在天津濱海新區(qū)第五大街與躍進路交
頭發(fā)進入冬季,容易變得干枯毛躁,這就需要我們對頭發(fā)進行護理。直發(fā)與卷發(fā)
白領化解壓力的6個方法 1、運用言語和想象放松 通過想象,訓練思維游逛,如
農業(yè)部開展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
衛(wèi)計委:門診禁止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
22省份首批申請啟動跨省就醫(yī)直接結算
北方23城啟動霧霾紅色預警 該如何自保
科普:每個年齡段到底需要睡多久?
PM2.5“爆表”下我們應該如何自保呢?
冬季護心注意五點!還有四個“呼救信號”
解密:在太空如何保障健康 航天員吃什么
本站所有建議僅供用戶參考,不可代替專業(yè)醫(yī)師診斷、不可代替醫(yī)師處方,請謹慎參閱,本站不承擔由此引起的相關責任。
Copyright © 2017 m.inbucxw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17019435號-9